
根據相關數據得知,我國香港地區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為80%,而內地對建筑垃圾資源化回收利用率卻低至5%左右。而美國、日本、韓國、歐盟等國家對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卻高達90%以上,由此可見我國建筑垃圾循環利用存在著很大的潛力。在城市化進程中,存在發展的契機,也面臨著嚴峻挑戰,最關鍵的挑戰就是資源、環境對經濟發展的約束,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資源消費強度將進一步加大,必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目前國內建筑垃圾資源化水平較低,對一些性能較好的建筑垃圾,也只是局限于簡單處理再回收加以利用。我國目前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嘗試:(1)做人造景觀的原材料。如天津市大型的人造山,總占地面積約40萬㎡消耗建筑垃圾500萬m3。(2)做節能環保磚的原材料。一種用建筑垃圾生產的高強度、密度較小又可以保溫的墻磚目前在廈門地區獲得推廣,現己投資800多萬元并且建立2條生產線,每天就可以消耗建筑垃圾200t、并且具有單日生產十萬塊標準磚的能力。(3)生產再生骨料。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上海市某公司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把其中有用的廢渣碎塊粉碎后,普通砂與其按質量比為1:1混合作為細骨料,將所配制的砂漿用于抹灰和砌筑,砂漿強度可達5MPa以上,總共回收利用建筑垃圾480t。(4)進行地基加固處理。河北某公司成功利用建筑垃圾研發出建筑垃圾夯擴超短異型樁施工技術。
對于建筑垃圾粉料研究利用方面,國內已經有些利用途徑,例如:深圳市某公司成功利用建筑垃圾制備各種路面磚,經過研究表明通過破碎篩分的建筑垃圾細顆粒可以很好的代替部分細骨料,從而節約了砂的使用;將建筑垃圾中的廢棄混凝土和碎磚塊進行磨細,可以替代部分水泥,研究結果表明在沒有添加激活劑時,摻量在10%內,并不會對力學性能有所影響。將建筑垃圾中的無機渣摻入水泥中作為混合材,研究結果表明,摻入量為20%時,其膠砂強度可以達到54.1MPa,且凝結時間、安定性等相關指標都可以滿足國標。研究了廢磚、廢混凝土類的建筑垃圾粉料、電石渣、石灰與再生細骨料進行混合,添加一定量的改性劑S,采用蒸壓養護工藝,制備出MU15的承重墻體磚,還提出一種粉料的活性激發方案,通過對粉料的化學、礦物組成及分析,表明建筑垃圾粉料具有一定的膠凝性能;在摻80%取代水泥時,同時摻入不同種類的早強劑進行激發,得到了試件的抗壓強度的發展情況,試驗結果顯示對80%建筑垃圾細粉料和20%水泥,在水泥中摻入1.5%的Na2S04時,其抗壓強度比不加激發劑時的抗壓強度提高近4倍,能達到純水泥抗壓強度的44.59%;通過微觀分析更進一步表明了激發劑對水化產物晶體形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