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市在垃圾回收與處理方面已經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成績,但是,不容忽視,就綜合治理以及管理經驗方面仍需要較大幅度的提高與完善,垃圾的回收及處理屬于政府行為,這就需要政府不斷完善自身職能。建筑垃圾處理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行業具有的特征有:
1.公用性和公益性;
2.壟斷性和地域性;
3.準公共性;
4.正的外部性;
5.市場準入受限;
6.投資大,回收周期長,規模經濟效益明顯;
7.風險低,回報穩定;
8.價格的控制性;
9.政府和社會輿論干預;
10.建設的滯后性。
結合建筑垃圾處理的現實狀況,在保證資源利用效率的同時,需要政府充分發揮應有的職能,并且在宏觀調控的同時引入市場機制,宏觀調控與市場相結合,實現投資主體的多樣化,引導與加強建筑垃圾處理項目的產業化的發展水平,最終使得建筑垃圾處理成為與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和建筑業相互協調發展的現代服務性產業。
建筑垃圾處理項目是一項系統工程,包括了物質以及能量的流通與運轉,我們國家一直倡導的是綠色節能以及環保產業的發展,建筑垃圾的回收處理本身對于我國經濟建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有很重要的意義,首先,我們鼓勵建筑企業垃圾的回收利用,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更加注重于整個建筑垃圾處理項目相關產業鏈的規劃與發展,通過產業的發展,不斷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時,完善政府與建筑垃圾處理項目相關的企業之間良好的運營機制,政府部門要更好地協調建筑垃圾處理的輸出與輸入關系,通過建筑垃圾產業鏈的發展,形成垃圾回收的良好運營機制。
建筑垃圾處理項目產業鏈的形成與運轉涉及到眾多的企業與部門,有政府環保部門、垃圾處理企業以及科研院所等等,產業的規范化與系統化的運營需要參與其中的部門之間的相互配合與協調,通過對建筑垃圾處理項目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的綜合分析,對政府部門以及相關企業的規范要求,在此基礎上,作者提出了建筑垃圾資源化模式以及反映相互關系的模型。
建筑垃圾處理產業鏈的完善與發展,需要的是建筑企業、政府部門以及參與其中的各個單位的協調配合與大力支持,只有參與主體的相互促進與影響作用,才能夠使得建筑垃圾處理產業鏈更為健康有序的運轉。
在正向關系鏈上,政府部門加大對科研單位的經費投入,包括資金、項目、稅收方面的促進措施等,以增加科研單位的科技研發能力。對建筑垃圾的產生者來說就是提高建筑施工的技術水平,合理調整施工工藝,在源頭上進行建筑垃圾產量的削減,對拆除裝修等方面來說就是研發新型可循環再生材料,促進材料的循環利用,提高現有機械水平等。政府部門對建筑垃圾產生者實行限制措施,限制建筑垃圾的產生量,限制對自然資源的使用量,增加對再生產品的使用量;對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實行扶持措施,對于企業立項、技術認證、產品推廣等方面多方參與,出臺相關政策,扶持建筑垃圾處理產業發展壯大;對大眾采取宣傳教育措施,大力宣傳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的安全性可靠性,消除大眾對于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的顧慮,同時在意識形態上引導大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建立使用建筑垃圾產品就是支持城市建設保護生態環境的環保理念等。
在逆向作用鏈上,科研單位研發能力的提高為政府部門制定新的建筑垃圾政策提供支持,新技術和新方法的產生拓展了建筑垃圾資源化的路徑,也提高了原有的利用率。建筑垃圾處理行業因為得到科研單位技術的支持,企業生存狀況得到極大的改善,在謀取更好發展的同時,將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科研項目上用于研發更先進的處理技術和處理機械。民眾得到政府部門的引導后,對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的認可度大增,擴展了建筑垃圾產品的銷路,消除了市場的疑慮之后,建筑垃圾資源處理企業的規模將更上一層樓,從而能夠全面處理建筑垃圾。大眾的認可也使建設單位等使用單位消除了因在建筑中使用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產生的顧慮,再加上政府各方面的限制和鼓勵措施,建筑垃圾再生產品得到廣泛應用。大量應用建筑垃圾再生產品削減了建筑垃圾最終處理量,環境狀況得到明顯改善,民眾對政府的滿意程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