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人民建造一等經濟適用房、打造精良高速公路、創建環境友好型文明城市是國家未來三大發展方針。建設過程中少不了房屋拆遷、建造等項目,這樣就滋生了大量建筑垃圾。我國經濟建設快速發展下,建筑垃圾的巨量增長讓我們意識到,建筑垃圾置之不理所存在的重大隱患,因此,各大城市展開了對建筑垃圾實行資源化處理的戰略方針,移動式建筑垃圾破碎站等建筑垃圾破碎設備具有破碎廢棄磚瓦、剔除鋼筋、打造高價值骨料的特點,從而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領域得到使用。該設備將建筑垃圾破碎篩分打造精良骨料不僅減小了建筑垃圾對城市環境的污染,并且生產的再生骨料還可作為精良的建筑建材。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建筑垃圾圍城成為重慶主城的一大尷尬。調查顯示,重慶建筑垃圾已占城市垃圾總量的40%左右。在主城每年產生的約1000萬立方米建筑垃圾中,一半以上被隨意傾倒。目前,全市涉足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企業不到20家,年處理能力不到40萬噸,對這些可再生資源實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勢在必行。明年南岸區、渝北區建筑垃圾綜合處理廠將投入使用,全市還將探索試點建筑垃圾運輸市場企業準入制度,支持社會資本和金融資金參與建筑垃圾綜合利用項目。為了實現主城區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5%的目標,2020年前主城區將建設建筑垃圾綜合處理場5座和余泥消納場14座。

用建筑垃圾制磚是近兩年我國經濟建設發展下,為巨量增長的建筑垃圾謀求的循環利用之路。當前我國建筑垃圾制磚技術已經相當成熟,處理后的建筑垃圾制成的再生骨料可被制成免燒磚、鋪路磚、廣場磚、草坪磚、多孔磚、透水磚等十多種不同種類的再生磚,由于建筑垃圾的主要組成物為混凝土、水泥等原料,因此打造的再生骨料制成的再生骨料具備高抗壓強度的優勢。隨著科技的發展,建筑垃圾的利用價值已經不單單限制于制磚領域,在水泥制造業、混凝土土產業、新型墻體材料制作領域都有顯著成就,可根據客戶需要將這種實行建筑垃圾破碎產磚的模式變成建筑垃圾破碎制水泥、制混凝土、制新型墻體材料的生產工藝。